WP_20131110_001.jpg  

 

地點:陽台

日照:坐西朝東

栽植方式:介質式栽植(發泡煉石粗粒)

栽植床:70CM X 60CM X 26CM

養植桶:70CM X 60CM X 26CM (80L)

虹吸管設計:虹吸管2

水循環次數:約6分鐘(以打喀聲計算)

沈水馬達:RIO 600 10W 760L/H    揚程90CM    243L/H

魚種:藍壽 13隻  約6~8CM

餵食時間:早,晚各一次 (人工)

系統運作:約90天(從設立要現在,修修改改)

水質測試(11/9):PH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6.0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NH3/NH4       0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NO2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0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NO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ppm

 

這是我的陽台系統2,由於陽台的空間有限,從設立魚菜共生系統後,系統的東西,不斷的測試改裝,每天跑五金行,為了讓系統能夠順利的運作,菜能生長,魚能快樂的生活,經過GOOGLE及YOUTOBE的參考,終於有了一些小小成果,給有興趣的人參考。

使用的東西盡量不用再重新購買為主,原本有養魚,後來養的變少了,有些東西就空出來了,我的植栽床、養植桶尺寸都一樣,是以前養日蘭用的,後來不用拿來改成魚菜共生系統,若要把所有材料計算進去,2500元內就可以完成一個像我這樣的系統,包含腳架,桶子,馬達,發泡煉石,水管相關零件,魚(便宜的魚),當然不是所有的東西跟我一樣,可以找類似的,也許有更便宜的。

 

 

WP_20131110_002.jpg  

植栽床目前種植一顆蕃茄,幾顆皺葉萵苣,2顆蘿蔓,介質以發泡煉石為主,也可以用礫石,相對比較便宜,建議高度20CM以上,一來種植讓植物根系發展空間較大,二來介質多,硝化系統也比較容易建立,看國外的網站,建議30CM或更多,我的是放到20CM,當然這要視系統大小去調整,若系統小,基本上能種的植物就不多,甚至讓他溢流,不做虹吸,也是可行的。另一方面,我看網路上有些人設立會有發泡煉石浮起的問題,這個問題我到沒有,若會浮起來,可以用一些碎石夾在中間,就可以解決了。

 

 

WP_20131110_005.jpg  

養植桶,本想養吳郭魚,但實在找不到賣零售的,我們可能只要買幾十隻,賣魚苗的不滑算,大都不願意。我這個系統是用蘭壽,這是貴的魚,想說原本的魚先拿來用好了,另一個考量是可以耐的過冬天。等到有其他的魚代替,我會再做調整。

 

 

 

WP_20131110_008.jpg  

出水口,用一個菜瓜布過濾雜質,菜要的養份不是魚大便,而是魚產生的氨經硝化系統作用後產生的硝酸鹽。出水量我個人覺得不用循環太快,若系統不大6~10分鐘循環一次是可行的,一開始我都想說越快越好,一直調整虹吸管,後來看國外的系統,一個大的4米X1米的系統,1個小時循環3次就夠了,我才把他調到這個時間循環,所以沈水馬達不用買的太強,若太強就把只好做一個分管,把水量分散掉。

  WP_20131110_007.jpg

 

 

 

WP_20131110_009.jpg

虹吸管上部

 

 

WP_20131110_006.jpg

虹吸管下部,我習慣用這樣的方式,水落時會帶有空氣,增加水中的含氧量

 

以上是我的系統的一些心得,也許有不對的地方,再給於小弟指教。

 

 

 

 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1) 人氣()